只要多和孩子聊天,就能提升孩子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能力。
真的嗎?或許就是「太簡單了」,以致於我們容易忽略跟孩子聊天的重要性。
為什麼聊天與情緒發展有關?因為它提供了重要的共感經驗(下文有詳盡解釋),讓孩子能開始覺察自己。
當孩子無法辨識情緒
至少有三種情緒困擾的孩子,可能與「無法覺察自己情緒」有關:
1. 常處於憤怒的孩子
人類的負面情緒有很多種,像是:沮喪、憤怒、難過、嫉妒、羞愧、罪惡感、輕蔑、焦慮……等。從小到大常常自己一個人玩的孩子,許許多多的感受都只是無以名狀(因為沒有人幫他辨識),他只能感覺到爽與不爽。
簡言之,所有種類的正面情緒在他腦裡就是爽,所有種類的負面情緒在他腦裡就是不爽。
最後所有的不爽都變成了憤怒,他就常常在憤怒當中了。因為只有憤怒最容易被人識別出來。因為可能以為自己的難過、焦慮等情緒就是不爽,身體感覺就是阿雜(台語),既然不爽就是要發洩出來,所以表現在外的全是憤怒。
2. 衝動、挫折忍受力差的孩子
等待不只需要耐心,更需要的是挫折容忍的能力。想要的、討厭的就在眼前,要等待不去爭取、不去攻擊,那過程是不舒服的。要如何與不舒服、挫敗、失敗或失望的感覺共處,這是需要特別學習,而且需要有大人教的。
只靠孩子自己一人去面對、處理這種挫敗,往往結果可能走向另一種極端。
例如:有的孩子成績很好,非常在意分數,即使父母勸他想開一點,他還是不想放過自己。因為他處理挫敗的方式,就是嚴格的責罵、懲罰自己,好讓自己下一次不用再面對失敗;例如:有的孩子,面對不如意的狀況就先放棄退縮。因為他還無法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機會下次就能爭取到自己想要的成果,他只想告訴自己做不到就可以趕快脫離這種不舒服的感覺。
而大人可以教給孩子的,就是負起責任後,要學習原諒自己,並給予自己再接再厲的信念。
3. 與人群疏離,對許多事物只有貶抑而引不起興趣
這種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他口中的喜歡可能只是複製旁人的說法,而非出於自己的感覺。真正出於自己的感覺,是要與他人一起體會、一起擁有共通的某些情緒,才能獲得的。(就像別人說某些高級料理好吃,如果沒有親自吃過,是無法從記憶中去喚起感官,帶來好吃的感覺)
我會簡稱這叫「共感」的經驗。
而這類孩子缺乏許多細微的感覺,就是因為從小與他人共感的機會太少。我們的感受,是需要透過他人一點一滴的回應、關心,從而慢慢建立起來的。像是「原來我這樣講話,別人會覺得很幽默」、「原來參加 party,大家可以那麼嗨那麼興奮」。
這些與他人互動帶來的經驗、記憶,才是每個個體之所以擁有其獨特的喜好、興趣的關鍵,也是「我之所以為我,而不是別人」的基礎。
協助孩子情緒發展,從聊天開始
陪孩子聊天,就是促進共感、幫助孩子情緒覺察最簡單的方法。因為聽到孩子講到某些事情,你在當下自然會產生該情境會有的感受(例如:聽到孩子被欺負,你感到生氣),他看到你的反應,就能更理解那是什麼感受、情緒。
當你說出「我聽了很生氣」,或是聽孩子去夜市的經歷你回話:「好像好好玩喔」,這都是讓孩子更清楚自己可能也有什麼感受、喜好,甚至明白自己可能是什麼樣子的人。(如果他覺得你的說法和他感覺到的不同,這也是刺激他更想探究自己感覺到的究竟是什麼)
帶有促進情緒發展的聊天,只要注意幾個原則:
1. 自己的事情少講一些,讓孩子多講他的事情,以他為主。
2. 以開放的心傾聽他的經驗,減少價值判斷和評論。
3. 尊重他的感覺可以和自己不同。
4. 保持好奇心(他的世界不會只是「幼稚的世界」,反而會有不少有趣的想法等你來發現)
綜觀以上,這就是3C產品為什麼永遠無法完全取代大人陪伴的原因之一。
手機、電腦能給孩子一時的刺激快樂,卻無法讓他對自己的感受更為了解,也無法幫助他練習跟自己的情緒相處。
空虛、無意義、厭世,跟斷了與人連結,缺乏感受,缺乏共感經驗,有很大的關聯。
最早能給予共感的人就是父母,但情感較為貧乏的大人常常不習慣,也不知道如何回應孩子的感受(這是因為他們的父母也是如此)。孩子上了國中,就有可能會碰到更大的自我認同問題。
有了感受,才能與他人產生連結,關係才在心裡產生意義。
想像一下,生活中有人可以興奮你的興奮,難過你的難過,開心你的開心,會讓你想打開自己跟對方分享,覺得跟這世界、跟人類是有連結的。
你也就越來越不孤單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