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章取自未來親子學習平台

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27029 

作者:李旻珊    日期:2023-3-12

台灣人生命有四成時間都在上網......手機成癮問題,已經比孩子是否食用毒品更加令家長們擔心。 本文除了提供讀者們如何觀察自己或孩子是否有手機成癮外,也提供防止及改善的方法,讓我們一起免除手機對身心的危害!
(113年1月)孩子手機成癮了嗎? 身心醫學診所院長:在台灣
(113年1月)孩子手機成癮了嗎? 身心醫學診所院長:在台灣
(113年1月)孩子手機成癮了嗎? 身心醫學診所院長:在台灣
 

越來越離不開手機的現代人

你一天花多少時間在滑手機呢?一旦手機離開身邊幾分鐘,是不是就開始坐立不安,焦慮度狂飆?有時候我甚至覺得手機比毒品還要可怕,手機的使用人口快速增加,每人每日的螢幕使用時間也急速增長,在在加深了對手機的依賴程度。

 

 

個人虛擬私人網路服務提供商 NordVPN,於2021 年發表的報告,調查了全球16個國家的網路使用情形,台灣人平均一生上網時間長達33年9個月16天,在所有國家中排名第三,僅次於巴西和南韓;進一步換算會發現,台灣人每週花約70個小時在上網,等於生命中有40%的時間投入在網路世界裡,實在驚人!

市場戰略分析公司 KEPIOS 和 We are social,每年都會針對全球各國數位使用情形做聯合調查分析,在最新一期的報告《Digital 2022: TAIWAN》,台灣民眾每日花8小時7分鐘在上網,主要是為了觀看影音、查找資料、打發時間、和親友聯繫、關注時事新聞等。花在影音上的時間為1小時13分鐘,多於YouTube、Netflix、愛奇藝等串流平台;甚至,台灣人平均每日使用社群平台的時間高達2小時。

 

成癮之下的身體狀態

請試問自己,是否曾因為使用手機而壓縮到睡眠時間,導致隔日上班整天精神不濟?明知道這樣不好,卻又忍不住這麼做?這些都是上癮的徵象。

手機成癮與其他成癮相同,有一些核心症狀,像是:心中渴望能長時間使用,即使用意志力控制卻無法順利降低頻率,反而更加焦躁;使用的時間和頻率越來越高,甚至會忽略正事,進而干擾到生活或職場表現。手機成癮造成的負面影響範圍相當大,比方說:工作效率下降、無法專心、睡眠剝奪(手機螢幕的藍光會干擾睡眠中樞、日夜週期混亂)、肌肉骨骼酸痛、視力減退、與他人實體互動減少、人際關係惡化等等。

罹患手機成癮的人,心中明明知道過度使用會對心理和生理造成傷害,但仍無法控制地繼續使用。


手機成癮造成大腦系統的變化

你也許會好奇,控制自己不要一直滑手機有這麼難嗎?又沒有人拿槍逼著你用,忍一忍就過去了,但其實這並沒有想像中簡單。成癮,是我們的大腦神經系統已經發生了變化,而當中的主角就是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多巴胺是大腦的驅,驅使我們去滿足自身的欲望,就像飢餓時找食物吃一樣,它同樣也是大腦酬償中樞(Reward Center)的主要神經傳導物質。

生活中,我們時常會接受到外在刺激,比如像是美食、性、香氣等等,它們會刺激酬償中樞的中腦邊緣多巴胺路徑(Mesolimbic Dopamine Pathway),使得中腦腹側被蓋區的多巴胺神經纖維投射到伏隔核,分泌出多巴胺,我們就會因此感受到愉悅,並重複這樣的行為以自我強化。由於神經細胞也會記憶這些變化,當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可以無需思考就會做出一樣的事情來活化神經迴路,達到愉悅感,這是一般的自然酬償行為。

然而,成癮物質或行為之所以會讓我們的大腦無法自拔,是因為比起一般自然的酬償行為,它會分泌高出好幾倍的多巴胺,讓原本穩定運作的神經系統發生變化。舉例來說,古柯鹼會使大腦分泌出比進食後多出2-10倍的多巴胺,長期下來,成癮物質或行為(像是使用手機)就會取代或削弱自然酬償行為。因此,除了手機以外,其他本來會帶來愉悅的行為已經無法滿足你的大腦,同時,大腦也被使用手機這項成癮行為所脅持了。

更可怕的是,長時間使用手機,在同樣的刺激下,會產生耐受性(tolerance),造成神經系統自我調節,降低多巴胺的分泌或降低神經細胞上面受體的數目,來減少對手機的反應。換句話說,用三個小時的手機已經得不到跟之前一樣的愉悅感,讓人需要使用更長時間的手機來獲得和以前同樣的樂趣。


防止大腦被手機脅持,先從認知和行為調整

首先,你要有自覺過度使用手機已經對自己造成了問題。假設你的認知是「目前情況還好,保持現狀也不錯」,建議先擬出「手機使用優劣表」,分析手機帶來的好處是什麼,像是可隨時查找資料、和朋友連絡、新聞快報、分享自己生活等;壞處可能是:占用到工作時間、不容易專心、上社群媒體會不自覺與朋友比較生活誰過得好、睡眠時間變少導致白天很累、乾眼症等等。接著,根據優劣表中的項目來調整使用手機的行為。

當你過度使用手機,導致以下幾種情況發生時,可以從相對應的方法來進行調整。

 

工作效率變低

不妨試著在工作中將手機收到抽屜,將所有社群軟體的通知都調成靜音,將查看手機頻率改為每三小時檢查一次訊息、追蹤一下時事就好。請放心,你不會在三小時內錯過什麼不該錯過的大事。

 

睡眠時間過短

向朋友、同事宣告,晚上11點過後便不用手機,將手機關機或啟動勿擾模式,直到隔日早上再開啟,就能設定固定的睡眠時間,也不會讓手機藍光影響到入睡狀況。

 

習慣手機不離身

你可以設定自己只能在某些區域使用手機,比方說在餐桌上、床上便停止使用。不要時時開啟行動網路,也可以防止自己過度使用手機。

一開始要做改變時,勢必會感到難受或不自在,只要慢慢養成這些習慣,你會發現拋開手機後自由多了。你的注意力不會只停留在手機上,而是可以將時間放在其他更美好的事物上,你的世界也會因此寬廣許多。

 

找出替代手機的興趣

除了調整使用手機的習慣之外,還可以尋找替代的興趣來刺激我們的大腦。例如運動就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已經有許多醫學實驗證實,規律的運動除了增進心血管健康、預防慢性病、增強肌肉骨骼外,還可以提升大腦的專注力、工作效率與睡眠品質,刺激分泌腦內啡(Endorphin),讓我們感到愉悅,並且減輕壓力和憂鬱焦慮情緒。

手機成癮也常會伴隨其他情緒問題,像是憂鬱症、焦慮症等,此時,建議要尋求專業人員協助,處理情緒問題也有助於改善手機成癮。

雖然手機成癮尚未被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列入疾病,但是透過它也能觀察到現代社會的普遍現象,建議大家調整生活,讓大腦遠離手機控制。

 

摘自 李旻珊《今天也活得輕鬆一些:身心科醫師給「高功能焦慮者」,關於心理健康的全面方案》/悅知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nny 的頭像
    sunny

    輔導 ● 漫時光

    su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