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面對孩子抱怨,給爸媽的六個秘訣(張老師月刊,487期)

7月 29, 2018

文章摘自心理師的口袋

https://headshrinkerspocket.blogspot.com/2018/07/487.html


抱怨十分常見,甚至是人類文明裡的一部分。適時適量的抱怨,對大人來說是種社交行為,能抒發自己的情緒,也可能促成他人的改變。不過,當「被抱怨」當件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們成為他人口中抱怨的對象時,心情想必十分複雜。讓事情變得更棘手的是,當開口抱怨的那個人是自己的孩子時,身為大人、也身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如何好好的面對與處理呢?這次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孩子的抱怨行為。 

 

秘訣一:先別大驚小怪

聽聞孩子抱怨,要提醒的第一件事情是:先別大驚小怪。不妨稍微在此暫停一下,回想自己過去抱怨他人的經驗。不管是在家庭、職場,抱怨都在所難免。回想一下當時我們抱怨的原因是什麼: 
  • 純粹想抒發,有些話悶在心裡,說出來確實比較舒服 
  • 不知道如何跟坦然地與對方直接溝通,只好找別人說 
  • 心中認定對方不易改變,抱怨幾句才甘願
  • 抱怨,有時候是希望被幫助的求救訊號 
同樣是抱怨,孩子抱怨的背後是出於什麼原因,是改變的關鍵。我們常看到爸媽因為被孩子抱怨,而瞬間防備,直接理解為「孩子認為自己表現不好」。這種防備心態會阻礙雙方溝通的可能。當我們一防備,孩子又找到一個可以抱怨的事情了(我跟你說,我爸媽真的很難溝通欸⋯⋯)。 
 

秘訣二:用好奇心接住孩子的抱怨

面對抱怨,父母展現的態度至關重要。第二個提醒是:「保持好奇」,試著聽見孩子抱怨之下藏著什麼,讓孩子知道你理解了他的感受。 

爸媽可以用「簡述語句」+「描述情緒」的方式來試試看。比方說:「爸爸聽到你認為___(想法)」+「你聽起來很不高興(情緒)」。透過這簡易的句型,讓孩子知道父母是願意溝通的。讓孩子有這種感覺,才有機會把抱怨轉化成更有建設性的話語。 
 

秘訣三:別急著「講道理」

有時,孩子其實「就只是想抱怨」。大人若因此「動了氣」,孩子之後就會選擇性的,把這些抱怨說給別人聽。在此狀況下,爸媽別急著給孩子建議、說起大道理(特別是,「小孩子怎麼會懂」這種話)。 

善用這種抱怨,反而能舒緩孩子壓抑與情緒。或許,在每天安排一段固定時間,親子開開「牢騷大會」,說說今天不如意的事,讓孩子心情有個出口。但記得,牢騷大會時千萬要忍住說教和給建議的習慣。在合理範圍內,讓孩子好好表達他的不開心,對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秘訣四:「看見」孩子真正的需求

孩子是很聰明的,知道有些話不能直接說。因此,他得「包裝」一下。抱怨其實就是一種包裝。好比孩子說:「為什麼王小明可以__(做某件事、買東西等),我就不行?爸爸真是小氣!」。這種抱怨其實是種試探,孩子真正想說的是,我想要__。這種用抱怨來「繞話」常讓父母更沒耐心傾聽,家長可以透過示範,引導孩子把內心真正想說的話說出來。像是,「爸爸聽到了,你是不是想告訴我,其實你也很想__呢?下次可不可以直接告訴爸爸呢?」 
 

秘訣五:「提醒」孩子事情的另一面

當孩子的抱怨是「事實」時,我們可以將事實做更多的探索,特別是當孩子始終聚焦在不如己意的部分、看事情只看到太偏負向的資訊時。延續秘訣二,讓孩子知道你聽見了他的不開心。接著用好奇的方式引導孩子思考,不如己意裡頭是否有一點點「好的一面」呢? 

例如,當家長因故無法遵守對孩子的約定,面對孩子的抱怨,這個秘訣就可以派上用場。「雖然禮拜天爸爸沒辦法親自帶你出去玩。不過,爸爸是不是有跟你說對不起,加班回來也買了小餅乾給你呢?能不能原諒爸爸呢?」誠摯的道歉,除了讓孩子感覺被尊重,有彈性的身段也能讓孩子更能聽進大人的話。 
 

秘訣六:引導孩子構思解決之道

在接住孩子抱怨,試著聆聽、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後,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去想的是:除了抱怨之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抱怨者常有的預設心態是「這是對方(也就是被抱怨者)的責任,不是我的責任」。大人可以邀請孩子思考,有沒有什麼事情是我們可以先做的,讓你不用再這麼辛苦地抱怨? 

像是:「聽起來你對於媽媽晚上常加班,沒辦法陪你寫功課這件事很不開心。那你可不可以想到一些點子,在媽媽不得不加班的時候,可以讓自己開心一點呢?」將問題聚焦,陪伴孩子透過問題解決,在抱怨情境中找回一點「主導權」。未來孩子將更有信心主動面對問題,而不再流於抱怨。 
 

大人心態的調適

面對孩子的抱怨,父母的態度與回應方式,將影響未來孩子如何面對類似的情境。倘若我們讓小孩覺得「被抱怨=犯錯」、「犯錯=不好的」,孩子也容易內化這種態度。反之,若我們能以開放的心態面對,讓孩子感感覺到「犯錯是可以被討論、理解與學習的」。在孩子未來犯錯時,就更可能主動向父母討論與面對,學習用健康的方式面對被抱怨這件事。 

英國小兒科醫師溫尼考特曾提出「夠好的母親」這個概念。他認為,夠好就足以提供孩子必要的成長基礎。在少子化社會中,愈來愈多新手爸媽的「新手焦慮」過於強大。我們很怕自己在育兒之路上「犯錯」,怕自己是個不完美的爸媽。而被抱怨,似乎就暗示著這件事。 

在這,我們想鼓勵每位爸媽,抱持著學習的心,也讓孩子知道你正在學習成為更好的父母。以身作則,讓孩子知道學習是很棒的事。同時,做不好與犯錯,也是可以拿出來討論的。面對抱怨,這種心境的調適,也能讓我們鬆下父母對於自己應當成為「完美」父母的金箍咒。 

抱怨雖是小事,但若我們能正視它,就能從中找到學習的機會。面對抱怨,我們的目標並非成為不會被孩子抱怨的父母;而是營造一個可以開放地討論與分享抱怨,使抱怨有機會被理解,進而化解的親子關係。 

作者/蘇益賢,臨床心理師,專長為青少年與成人心理治療。著有《練習不壓抑》、《奶油融化了》(兒童情緒教育繪本)。
 
 
出處/蘇益賢(2018)。孩子抱怨的人,竟然是我!——抱怨的分寸。張老師月刊,第487期,46-4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