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吵著要擁有自己的手機時,你準備好了嗎?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2020/11/23 14:24

文章摘自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部落格-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 http://blog.udn.com/heng711/153705892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zh/photos/adult-camera-enjoyment-focus-girl-1869430/)

 

關於數位教養,有個常見的問題,就是何時可以給孩子手機,而且是自己保管使用的手機?

我的立場比較保守,在孩子法定成年前,都不該單獨擁有手機。而法定成年後,家長也要懂得放手,別管太多。換句話說,孩子在法定成年前,可以使用手機,但需要向家長申請,並在家長監管下使用。

當然,孩子每天可以擁有一段自由使用手機的時間,不論是用來娛樂或社交都好,但家長需與孩子充分討論時間限制,並執行規範;而手機的主人是父母,絕對不是孩子。

--

給孩子專屬手機前的心理準備

只是,現在大多數的孩子,在國中時就有一支自己保管使用的手機,而且有上網功能,吃到飽的比比皆是。要熬到孩子成年才給,似乎些不近人情。而且孩子會吵,甚至發生親子衝突,很多家長為此感到掙扎。孩子們的理由一籮筐:

「我常要用手機寫作業、查資料,有自己的手機比較方便呀!」

「同學都有,我為什麼不能有?」

「我跟同學之間要靠手機聯繫,一定要有自己的!」

「沒有手機,我和同學就沒有共同的話題了!」

你覺得頗有道理,但就是有些擔心。你該怎麼辦呢?

如果你正準備幫孩子辦一支自己保管使用的手機,請先做好心理準備:「給出去之後,就很難收回來了!」而且,由於手機已經是孩子「自己的」,所以,你將會很難限制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與用途。

--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衡量指標

然而,多數家長很難熬到孩子成年後,才讓孩子擁有自己的手機;因此,這個難題的衡量標準是,孩子是否具備足夠的「自我控制」能力了?

先前,我曾寫過一篇文章《上得去也要下得來:上網,一種自我控制的練習》,就在告訴父母,健康上網的習慣,是要從小練習的。一方面,讓孩子在每天「上線-下線」的練習中,學會為自己踩煞車,提升自我控制的能力;另一方面,父母可以就此評估,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

若孩子時常無法在規範的時限內下線,或者假借查資料等名義,偷玩手遊、社群媒體或看影片,那麼,離孩子自行持有與保管手機,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當然,如果孩子到了青少年期,過去幾年的上網紀錄良好,大多都能遵守規範,上得去也下得來;同時,不因上網而排擠其他重要任務,如課業學習或人際關係,那麼,也許可以考慮讓孩子擁有自己的手機。

然而,在這之前,仍需要與孩子充分討論,約法三章。例如:有限的網路使用流量、平日使用網路的時間限制,以及手機中的軟體安裝等,父母仍握有部分的主導權。

--

溫和而堅定地拒絕

然而,讓大多數家長感到困擾的是,明明孩子就自我控制能力不足,還不斷對著父母吵鬧不休。這時,父母有兩個常見的回應方式,第一,受不了孩子一再吵鬧,只能答應,但也要孩子答應不可以使用過量;第二,與孩子交換條件,例如,課業成績達到什麼程度,就以手機做為禮物。

不管是前者或後者,最後的下場常是——孩子更加沉淪在手機網路中了,而父母一點辦法都沒有。為什麼?因為孩子還未具備足夠的自我控制能力呀!

如果你不希望落得這樣的下場,請明確地拒絕吧!

與孩子溝通時,「溫和而堅定」是最高指導原則,也就是,語氣溫和、態度明確,讓孩子知道,父母不會給就是不會給。而拒絕的步驟有三,第一、表達理解;第二、說明理由;第三、替代方案。

首先,可以這麼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很想要擁有自己的手機,同學都有,你沒有,你覺得很失落。」這句話,是說出孩子內心的期待與感受。

接著說:「同時,我們觀察到你過去的上網紀錄,時常超出約定好的使用時間仍下不來,顯然你的自我控制能力還有待加強,因此,我們得再觀察一陣子,再考慮是否給你辦手機。」這句話,是明確地說出拒絕的理由,讓孩子知道,要擁有自己手機的標準是什麼,是他需要努力的方向。

你不需要大動肝火,祭出威逼恐嚇:「你再吵,以後就通通不用上網了!」或者,以類似翻舊帳的話語怒斥:「也不想想看,你每次上網都下不來,功課又爛得一塌胡塗」。只要溫和而堅定地拒絕就是了。

最後,與孩子討論,你們會提供什麼有限的替代方案,滿足孩子平常上網做娛樂或非娛樂用途的需要。

--

當孩子為了手機威脅自殺時

比較麻煩的是,孩子「以死相逼」。你也許在新聞報導中看過,孩子要求擁有手機,被父母拒絕,於是從高樓縱身一跳,讓父母後悔莫及。而確實,也有些孩子會這樣說:「你們不給我辦手機,你們不愛我,我要去死一死算了!」試圖用自殺來勒索父母。

我得說,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孩子會為了得到一支自己專屬的手機而以死相逼,肯定不只是手機的問題,而是親子關係早已破裂——長期惡劣、緊張、衝突或疏離。而孩子把情感連結的需求,轉移到其他面向上,網路世界就是最好的選項。

有太多青少年告訴我:「連上網,有人能理解我,有人能認同我,在虛擬遊戲中、在社群網站上,我能被喜愛、被肯定、被接納。我才不在乎現實世界的家人或朋友,怎麼看我!」所以,他們當然不能沒有網路,而擁有一支能自由使用,又能上網吃到飽的手機,是最好不過的了。

我希望,你與孩子的關係,不要走到這一步。

而如果已經如此,也請把這個危機,當做修復親子關係的契機,重新與孩子連結上。我必須再度強調,高品質的親子關係,是避免孩子在網路世界中沉迷淪陷的最終解方(延伸閱讀:《斬斷網癮糾纏!有品質的陪伴,終究是最佳解方》)。

妥協給出手機,肯定無法解決問題:改善親子互動關係,才是治本之道。

(本文撰寫於2020年11月23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