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要說謊?別急著戳破謊言,看見他背後的心理需求

文章摘自親子天下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7593-/

2018-08-01

 

有時小孩會撒一種「顯而易見」的謊言,心理師陳品皓指出,這並非說謊成性,也別急著斥責。誇大自己、詭異的言詞背後藏的是孩子的渴望,向大人表達:「請看看我,我也有好的一面。」

孩子為什麼要說謊?別急著戳破謊言,看見他背後的心理需求

Shutterstock

我曾輔導過一位六年級的孩子,活動力旺盛又熱愛運動,我們從孩子四年級時開始接觸,前後加起來快三年,彼此關係不錯也有一定的信任感,許多事我們都能夠敞開心直說。

有一天我們下課閒聊,剛好聊到孩子感興趣的拳擊活動,孩子突然眼神炯炯的對我說:「光光老師,你知道我其實拳擊很厲害嗎?」

「我先前沒有聽你說過,這是第一次聽到。」

「總之我拳擊練很久了,之前還參加過比賽,你知道我第幾名嗎?」

「我不知道,但我很想知道!」孩子笑笑看著我,接著緩緩伸出他的右手比出了一個數字。

「第一名!哇!我真的很訝異,多說一點!」我不禁睜大了眼睛。

「嘿嘿,就是我今年暑假去參加美國紐約的青少年拳擊賽,拿到了冠軍。」

「喔!紐約嗎? 很遠耶,我很想聽!」這件事情實在很特別。

明顯的謊言,背後想傳遞什麼?

「就是去紐約參加青少年拳擊賽啊,輪到我上台的時候對手竟然是一個一百八十公分高的外國人,對方也是十幾歲完全看不出來,我嚇都嚇死了,我們至少打了七八回,我都快被打死了,好險最後一輪的時候我看準他一個空檔,馬上就使出我的必殺技:右勾爆裂拳,他整個人飛到場外,我才拚回一座獎盃。」孩子口沫橫飛的邊揮拳邊描述著。

「哇!」為了搞清楚我究竟聽到了什麼,先用驚嘆詞爭取一點思考時間。

 

「這還好啦,不是我最厲害的挑戰。」孩子一派輕鬆又帶著得意的回應。

我當時靜靜看著他……。

我們在這裡暫停一下,各位爸媽不妨先想想看,若你今天是我,接下來你會怎麼回應對方呢?記得,你回應的內容,決定於你在對話中抓到的重點是什麼。

從整段對話中,你抓到的焦點是什麼?是誇大的言詞、是詭異的幻覺、是滿口的謊言還是其他線索呢?當你覺得這整段對話都是誇大的言詞,你可能會趁他露出更多破綻時戳破他。當你覺得這是詭異的幻覺時,你可能會覺得他需要看醫生了,而當你覺得這是滿口的謊言時,你可能會直接斥責他胡扯,做人不可以撒謊。

所以,你抓的重點是什麼呢?

如果,我請你不管這整段話的真假是什麼,回到孩子的描述,你想像一下在他自己描述中看起來的樣子是什麼?那是什麼樣的形象?這個形象是正面還是負面?你覺得這個孩子真正心裡想說的是什麼?他透過描述想要傳遞關於他自己的什麼畫面?眾所期待、很厲害很強、勇於挑戰或是不輕易放棄?還是都有可能?如果我們抓到的重點是這些關於他對自己的想像,這時候你又會怎麼回應他呢?

回到原本的對話:

「這還不是最厲害的挑戰呀……」我突然可以感受到孩子想表達什麼了。

「我猜,能夠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做到被人看見,並且被肯定自己的能力,對你來說應該是很棒的一件事情吧?」我試著這麼回應孩子。

「嗯……」孩子似乎被說中了什麼,陷入沉默,之後他開始聊起在生活中的挫折。

如果你在旁邊看著這一切對話發生,我猜你應該心中已經有一些想法。

期望得到肯定的孩子

每個孩子基本上都喜歡而且需要被關注,尤其是被正面的關注。然而孩子的能力或條件不一樣,有些孩子很輕易就能夠透過學校的制度得到肯定,比如作業、順從行為或是考試……等等,於是這群孩子獲得老師的讚賞、同學的青睞,在人際關係中得到許多好處。

然而有些孩子因為種種因素,讓他要在學校體制中得到肯定變得困難,但他們同樣也會希望他人認為自己很厲害、希望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獎勵,這時候,說謊可能就會成為滿足自己的手段;比如向同學誇耀自己在家中的條件、人際關係、在校外的表現……等等。

 

少部分孩子則會造假聯絡簿、其他活動證明,或是用說謊的方式來得到大人的關注,這種模式在學校裡並不少見,不過通常你很快就會發現這些孩子說謊的目的,是希望自己被看到、被在乎。朋友或同儕欽羨的眼光或讚嘆的附和,對於孩子是如魔法般的吸引力。

對大人來說,我們反而需要理解,為什麼孩子要透過這種方式得到肯定?

比較可能的原因是孩子在過去的經驗中,這種該被肯定的天生需求是缺乏的。因此當看到說謊是來自他對肯定的需求時,我們可以把這種說謊看作是內在渴求的展現,透過膨脹或誇大自己角色的想像,向大人表達:「請看看我的好,我也有好的一面,或許不像其他人那樣,但我也希望能夠得到你的肯定。」

因此,當孩子說謊的內容,疑似是對自己價值或自尊的誇大時,我們比較能夠抓到孩子希望透過誇大自己很厲害的形象,來傳遞想被看見的意圖。這時候謊言只是一個媒介,想被看見才是關鍵。於是我們該問的是為什麼在目前的生活中,孩子這樣的需求並沒有被滿足呢?可能來自於哪個部分的缺乏?這些都可以透過溝通和孩子一起討論。

溝通的原則,盡量不把焦點放在說謊這件事上,而是你所感受到孩子的需求為出發,比如「我聽到你說的這些,似乎你很希望在他人眼中看到你很厲害的一面,這個部分對你很重要對嗎?」

孩子不見得會馬上承認這一點,畢竟要直接正視自己內在的需求並且坦承說出來,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因此盡量貼近孩子的需求去描述,比較能夠被孩子聽進去,畢竟謊言有時候是為了包裝自己的意圖(想要被重視、想要被看到),如果意圖被溫柔的看到了,謊言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因此這個溝通過程本身,就是在貼近孩子。

作者介紹|陳品皓

臨床心理師,好日子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組,主修臨床心理學、心理病理學、社交焦慮症衡鑑與治療。目前擔任新北市教育局輔諮中心外聘督導、台北市宇寧診所心理師,台灣菲斯特顧問公司心職場講師。專門提供兒童青少年情緒、人際、學習及行為等適應問題治療、親職教育與心理衛生等議題。

*本文摘自木馬文化《如果可以誠實,孩子為什麼要說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