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裡的阿德勒系列:孩子擅自拿走他人物品、錢財,怎麼辦?

文章取自翻轉教育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3015

作者:溫美玉老師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物權不分」,在教室不是新鮮事!

有個孩子在班上好幾次擅自拿別人東西,家長也知道孩子的不良習慣,但總以打罵做為懲罰或恐嚇手段,然而父母親用如此極端手段還是再犯,代表這個方法並沒有效果。

貼標籤,無法解決問題!

「物權」事件非常敏感,一旦大聲嚷嚷或當著眾人糾舉、處罰,全班可能會給這個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籤。然而,受教育過程中,孩子本來就有權犯錯,老師則有義務輔導或誘使改善,最不該出現的就是直接將其定罪,尤其當眾貼標籤--「小偷」,一來,當事者極可能成為全班霸凌對象,二來受傷的孩子,不是從此瑟縮一隅,就是反其道用各種方式變相「反擊」、「攻擊」,讓全班不得安寧,三來則是老師容易公親變「事主」,稍稍不慎吃不完兜著走,後頭有你好看的!

 

 

首部曲——接納規勸+了解家庭教養方式

第一次發現這個孩子的行為,我先私下處理,目的在了解與溝通,也明確告知違法行為的不可原諒,再設法讓受害者包容體諒,期許給其機會改過。除此,也訪談他過去的老師,並從旁了解家庭教養方式與家長配合情況,得知無法與我一樣站在同理、耐心與智慧的方式,反而採用暴力的激烈手段,我心裡已有個譜,決定不將此事告知家長,免得尚無說理能力的孩子遭受毒打,而且節外生枝,若後續身心靈受傷,那得投入多少精力與資源才能恢復啊?

二部曲——釐清「想要」、「需要」的心理歷程

我們常常期待犯錯者經過原諒或規勸,立即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從未考慮過去犯錯歷史有多漫長或多糾結難解,這樣的期待通常都要落空,因為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朝一夕,豈能說變就變?但是,又不能任其一再發生,所以,當然要明快且下定決心當作一件正事私下處理。

通常這種事情發生,最應該要問的只有兩件事,到底是1.想要 2.急需要?

當我詢問這孩子並留意這個問題,發現他拿東西的原因大部分其實都是「急需」,怕自己沒有會被老師罵,所以才會拿別人的,當然也有「想要」他就拿的情況發生。

不管哪一種狀況,都需要回頭,帶著他將犯錯「心路歷程」慢慢翻開並重新檢視。

第一種「需要」的狀況比較簡單,這個案例的孩子好幾次都是因為自己沒帶物品,例如課本、簿子…,這時老師要請他想想,出於想立即解決眼前問題,用了最笨的處理方法-直接偷偷拿別人的,除上述方式,真的都沒有別的方式了嗎?有沒有可以解決,又不讓他人受到波及,而且不讓自己品格受損的方法呢?你能否接受自己沒有帶東西,要付出代價這件事?為什麼?

第二種「想要」雖然比較複雜難解,所以要帶孩子閉起眼睛想想,那時看到自己沒有,卻又想要別人的物品的感覺是什麼?拿了這些東西之後,接下來的情緒與感受?做了這些,你自己和別人對自己的的評價又是如何?如果可以重來,你願意放棄友誼及評價換取這些東西嗎?為什麼?

三部曲——找回「沒有想拿別人東西時的感覺」

漸漸的孩子拿的頻率雖然減少了,不過不小心又再犯了一次,這種時候也許很多老師通常就忍不住了,會開始大聲責罵。的確,看到惡行「又來了」,當老師的絕對沮喪甚至痛心,但此時我卻反其道而行,問他另一個問題:「為什麼你大部份的時候不會去拿?沒有去拿的時候你想到什麼?感覺(情緒)又是如何?」只見這個孩子愣了一下,萬萬沒想到溫老師會問這樣的問題,他怯怯的說:「不知道,就……沒有想要拿。」這個問題突然讓孩子對自己有新的察覺,發現自己不是一天到晚拿別人東西的壞小孩,大部分的時候,還是不會想拿呀!

千萬別小看這一兩句問話,這麼一來,他再不會厭惡自己、放棄自己,反倒是看到了自己的亮點與進步,即使對我們而言,這不過是微弱到近乎不容易被發現的光點啊!

在與學生無止盡拉扯當中,師生都應再度思考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是的,就是相信慢慢的,這個孩子會越來越好,因為他知道了解決問題的新途徑,也體會到自己是可以改變的。

四部曲——我的情緒自白書

給孩子「情緒自白書」,引導孩子慢慢與自己內心對話,釐清自己的情緒、行動、更好的因應方式。

1. 把整件事發生的經過寫下來。

2. 事件發生的當下,你的情緒反應為何?

對方的情緒又是?【可挑選情緒卡】

3. 當下你做了哪些行動?【可挑選行動卡】造成什麼結果?

如果可以重新倒帶,你會做什麼行動?你和對方的情緒會變成什麼?

4. 我對事件的觀點:重新思考這件事後,你想說什麼?【使用觀點卡】

5. 總結:經過這件事,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怎麼做才能擁有這些人格特質呢?【使用性格卡、六星級寫作卡】

溫老師 「五卡」內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