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殺人案件之成因和危機處理:心理健康觀點

 

撰文/ 張祐誠諮商心理師

FB專頁搜尋:「讀心事 

 

近幾年台灣發生數起隨機殺人案件,震驚了社會、也激起了許多人的憤怒、生氣、難過、困惑的感受,大家都在想著:「為什麼?到底是誰的錯?會不會再發生?我們現在該如何保護自己或保護他人?」正呼應了社會大眾需要更多關於"心理健康"的知識,以因應目前壓力瀰漫、生活緊繃、突發事件層出不窮的台灣社會環境。

 

因此身為一名諮商心理師的我撰寫這篇文章,期許能運用我的專業論述帶來一些思考與解決策略,也讓社會大眾能理解:心理健康是每一個人的責任,且已經有「專業」在進行協助。

 

本文"簡短"回應以下三點問題:

 

一、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殘忍殺人」的事情?–心理如何健康和生病?

 

二、事情發生後,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危機之下的緊急處理

 

三、接下來,我們可以怎麼做?–長期心理健康政策的重要性

 

一、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殘忍殺人」的事情?

 

通常會問這問題的人,多半是想要預防與避免此事的發生,以及需要解釋給孩子/學生聽,好讓他們理解此狀況不致於過度恐慌。

 

出現殺人極端的行為舉動,他們心理健康"很有可能"已經出現很困難的危機狀況,但這樣的「診斷」需要更多的臨床專業的晤談評估。我們能先試著理解的是:一個人的心理危機的成因十分複雜,個人責任是其中一塊,但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還有許多層面。我們得先了解成因,再來思考該如何因應並預防類似事件發生。

 

「讓心理不健康的可能原因」可用「同心圓」(整體系統觀點)的概念來說明:

 

(1)生理/身體:包括基因、身體疾病、智力發展等,例如腦部衝動控制能力不佳、身體殘疾產生心理壓力或自棄、智力較低產生表達困難。

 

(2)心理/內在想法與情緒:指個人內在與外界環境互動下所產生或學習到的感受和思考方式,例如:對社會黑暗面十分偏激憤怒。

 

(3)人際/家庭、學校、社會:指每個人周遭的重要人際系統,包括家庭、學校、親密關係等,其互動經驗會對個人有許多重大影響;例如家暴、喪親、長期被霸凌、壓力大的新聞事件(如本次殺人案件)等,都可能造成心理上的打擊和負擔。

 

(4)環境/社會制度:指家庭、學校、職場和社會因歷史所產生的「規範、制度、觀點」,造成對個人的壓迫或影響;例如家中不能談論負面情緒、學校和社會對同志的歧視和不友善、高工時低薪資、貧富差距等狀況。

 

(5)生態/自然環境:指天災人禍或不可抗拒之自然因素造成心理動盪與損失,例如921地震、氣候異常、氣爆等災難,也會衝擊人們的情緒和心理健康。

 

當這些層面有狀況時,可能就會產生三種類型心理問題:

 

(1)身心發展議題:生理上的困難,如身心障礙;或者是人生各階段的心理發展議題,如青壯年時要學習獨立自主與發展親密關係,沒學到就會感到過度依賴或孤立孤單。

 

(2)人格疾患:長期人際困難下發展出的個人與他人、環境互動的長期且難以改變方式,例如對立性反抗(會想去破壞社會規範)。

 

(3)精神疾病問題:先天遺傳因子與後天環境促發,造成腦內分泌失調等狀況之疾病,如憂鬱症、躁鬱症、強迫症、思覺失調症等。

 

以上都是許多研究指出會讓我們心理健康出問題的可能原因,也因此在本次事件尚未充分釐清的狀況下,我們不宜太快去指責任何一方或猜測背後因素,甚至要有前提是「這件事的成因可能是"許多人(包括你我)"要一起去努力改善與預防的,非單一方法即可解決」(且每一個活著的人在事件中都是受害者,因為我們還需要承擔很多後續的責任與效應),該去思考的是:在這件事中,我們做了/或沒做什麼?還可以在做些什麼?來補足心理健康的防護網。

 

 

 

下載

 

 

 

二、事情發生後,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危機之下的緊急處理

 

在事件發生後,網路與新聞媒體上出現許多訊息,讓人會感到難過、害怕、生氣,並出現分享心情、責罵各方或退縮擔憂等行為,其實這些大多是人在遇見危機事件時出現的正常反應。危機事件是突如其來、令人難以預防,且會帶來重大「心理/物質」損失的壓力事件,在危機當中我們立即會出現三種反應(1)攻擊,例:開始責罵加害人家屬或校方,以求得心中平靜;(2)凍住,例:對此事嚇到而無法回應,甚至做惡夢,或漠視、否認;(3)逃跑,會避開許多可能勾起感受的地方。另外,不少人在面對死亡事件時會有許多的焦慮感受,在不知道如何表達或安撫自己的狀況下,甚至會為了引起他人注意而出現(4)認同、嘲笑加害者等狀況。

 

在這樣危機中的我們,需要好好被引導和理解情緒,千萬不要用「冷漠」/「攻擊」來去回應他人言論,我們能做的有以下幾件事:

 

1.安撫情緒,不過度渲染事件:

 

(1)當有人在提起此事時情緒十分激動,可以用安定專注的神情去傾聽、與鼓勵他多說一些,並且回應對方可能有的感覺,如:「對!真的很生氣/難過/悲傷/困惑/痛苦,你想要的是…..」人亦可以運用擁抱、陪孩子創作、運動、吃甜點等方式,透過身體感受的轉化,去放鬆情緒。

 

(2)分享跟對方共同有的經驗,以支持彼此。例如:「我跟你一樣,不希望也不想要再發生這樣的事!」、「我聽到的時候也嚇到」、「我以前也遇過類似的狀況…」

 

(3)必要時給予一些肯定、正向的回應策略,協助人們找回安全感。例如:「我們現在可以一起想如何面對此事?」、「謾罵沒有辦法幫助我們進步,我們要找到正確的問題成因和解決方法。」、「我們可以生氣和難過,我會陪在你旁邊,也會跟你討論如何保護自己。」

 

 (4)遇到孩子在談論此事時,用比較戲謔或讓人感到不禮貌、不舒服的態度時,其背後可能是因為其不知道如何面對死亡而出現的反應,不要急著斥責,可以回應:「其實這樣的事件讓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反應,所以我們會拿來開玩笑,好像就不會這麼緊張;但我們也要學習注意減少這些行為,因為可能會影響身邊很悲傷或害怕的人,讓他們覺得不舒服。」

 

(5)減少接受負面、血腥或煽動情緒的訊息,如收看新聞、八卦傳播。可要求新聞媒體自律,並在他人討論時,運用以上原則回應。

 

2.確認後續被影響的人員,給予資源轉介:

 

任何死亡事件都會激起我們內在對於"死亡"的好奇與感受,若有些人心理正好處於比較脆弱的狀態時,會因為此事激起比較「強烈」的反應,例如這一個月內出現惡夢、退縮不願出門、過度害怕接觸相關訊息,或者出現肢體攻擊、言語出現與死亡相關訊息、表達對加害者的強烈認同(我覺得他這樣很棒!我要跟他一樣!)等,都是我們需要注意持續關懷的對象。若你發現不知道如何回應,可以在適度安撫情緒後,陪伴他去身心科或學校輔導室找專業精神科醫師及心理師做進一步的評估,以預防後續效應擴大

 

再者,對於事件當中的相關人員,也是我們一定要去追蹤與主動關心的,例如:目擊傷亡事件者、救護人員,死/傷者的家屬親友同學同事,加害者的家屬親友等,先無論對錯或是否親身體驗,每一個人在經歷此事件當下絕對都是一大打擊,需要他們身邊比較信任的人去給予關心與支持。等我們情緒都比較安撫穩定後,我們才可能做出比較正確的判斷與找到解決方法

 

三、接下來,我們可以怎麼做?–長期心理健康政策的預防

 

最後,必須再度提醒社會中的每一個人,現今的社會變遷已經讓我們充斥種種的生活壓力,人際間的疏離也讓我們彼此可得到的心理支持減少,在現代化過程中,我們失去很多安定人心的資源,因此更需要透過社會與教育來補足。因此一個國家社會的心理健康政策應該要在人民要求下,監督政府立即擬定;也需要足夠的資源與專業人力才能提供。

 

目前台灣教育體制因為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的設立,加上對學校輔導的標準要求逐步提高下,逐漸上了軌道;但出社會後的民眾,更需要有各地方心理衛生中心、醫療單位和社區中諮商機構提供更多心理健康服務(心理諮商、專業諮詢、心理衡鑑評估)。

 

隨著生活壓力變大,我們更需要社會大眾一同監督立委與政府,提供給社會大眾更好的心理健康資源,而非等到出事後才來責罵彼此,尤其是那些得不到資源卻得為民眾狀況苦撐的一線工作者,在此我也要向一直以來為台灣民眾心理健康很努力的教師、社工師、心理師、醫師、政府官員,致上最大的敬意!

 

隨機殺人案的鋒頭終有一天會過去,但期許我們留下來的是更完整的心理健康醫療服務,讓憾事不再發生。

 

最後,我們也為這次事件中的死者致哀,也祈禱事件中的每個人(尤其家人)可以獲得心靈上的平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