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教師的影響力,引導父母一起成長

摘錄自《從收穫問耕耘,腳踏實地談教育》

 

親子天下2014-12  作者:洪蘭, 蔡穎卿

 

教師應該如何和家長溝通孩子的問題?溝通是辦好教育的必要條件,親師就像車子的兩輪,若是各走各的方向就無法前進。在討論孩子的問題時,親師雙方互換希望來了解對方的立場,不要為了維護處境而辯論,一定要以最多數孩子的利益來探求共識。當親師開啟坦誠、積極合作,家長大可信任自己的孩子會在老師適當的指導下好好學習,而教師當然也要以真誠的言行,贏得家長的仰賴與敬重。

 

Bubu老師

 教師在與家長談論孩子的問題時,應主動想到家長的心情,與由此可能產生的影響。教師若能讓家長覺得,孩子有些令他們煩惱的事情只是一時的,的確該加以改善,但不要過度關注,並且建議他們用什麼方式改善、解釋為什麼不能用力過度,家長就不會空煩惱或不知所措了。

 

洪蘭老師

 大人對孩子的期待,會改變孩子對自己的期待,並從而改變行為,粗淺地為孩子分類或貼標籤,無異是在傷害孩子的心靈。孩子年紀小,對自己沒有信心、也沒有定見,所以父母不要任意貶低、批評孩子,老師也要時時檢討是否對學生一視同仁,不可有差別心。

 

請問洪蘭老師

 這幾年,我經常聽到家長為我介紹他們的孩子時,會特別加上標籤,比如說,我的孩子是屬於「慢熱型」、是「觀察型」的,我的孩子「很繃」,或是我的孩子雖然功課不大好,但是他很快樂、很善良等等。聽過幾次之後,我對於如此一致的標籤用語感到很好奇,所以問了幾個家長,很想知道這些類型是由誰設定的?家長告訴我,是學校或安親班老師對孩子進行觀察後的歸類。

 

對於這件事,我很不以為然,老師們這樣分類孩子對家長是一種誤導,家長因為信任教師的專業,如果以此放大做為檢視孩子行為的標準,便會越看越同意,這等於自己領著孩子入座於這些標籤中。一個經常被稱為「慢熱型」的孩子,本來只是不大懂得與人相處時應有的禮貌,一旦有過幾次聽媽媽在別人面前說他這種行為是「慢熱」,果真就越來越不與人招呼、越不習慣有問有答,甚至開始躲躲藏藏,以實際行動來顯現他的「人際慢熱」。

 

我也看過另一個孩子,她的母親總不讓身邊的人有機會跟她好好對話,只要有人跟孩子初見面,她一定會再三強調,她的孩子不會輕易開口,因為她是個「觀察型」的孩子。所以,原本極為簡單自然的應對,也只看到孩子眼睛咕嚕咕嚕地轉,絕不回答任何問話。我發現父母親在幾個類型中特別喜歡「觀察型」這個標籤,也許他們覺得這個類型有比較深刻細緻的傾向,所以更小心翼翼地保護孩子固守在這個行為之中,而把所有應該給予的正常教導都視為勉強與傷害。

 

兒童經常從所受的對待與評價中,定下行為的意向

 

我反對這些標籤的理由是,當孩子受到過度或不該有的關注時,往往以為這是博得關注最好的方法,因此會刻意強化表現,如果這些舉止並不適當,家長與師長就應該在最自然的情況下協助他們修正行為。比如說,當一個孩子來上課時噙著眼淚,既不說要留下、也不說不想上課,我總希望父母能與我合作,和善地要求孩子自己做出選擇,但選項只有兩個—去或留。既是讓他自主選擇,當然就不能真主意假商量,無論去留都要樂意接受。但如果親師不能合作,就得花上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的安撫、勸慰,到後來又變成談判。結果是父母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孩子也不懂得做決定的重要,這些不斷重複的過程白白浪費掉許多的時間與精神。

 

我認為這就是兒童的「弱」,他們經常從自己所受的對待與評價中,定下行為的意向。一個孩子如果經常從哭當中得到擁抱與安慰、或是特別的待遇,眼淚就不會只是傷心時的表達,最後能收放自如地成為溝通的方法之一。成人若在乎孩子,就不該任憑這些行為順勢發展,一定要幫助他們以符合社會共處的方式適應環境。

 

教師有最優勢的位置,能以言行同時施教於親子生活中有許多事可以簡單清楚地為孩子講解,而一個受到尊重的教師具有最優勢的位置,能夠以自己的言行同時施教於父母與孩子。

 

多數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時,對教師都是尊敬與仰賴的,因此教師在與家長談論孩子的問題時,應該主動想到家長的心情,與由此可能產生的影響。當一位老師管不住在班級裡調皮搗蛋的孩子,他可能有兩種選擇︱一是與家長討論紀律與常規的重要,然後各盡其力,共同協助孩子加強自己與環境相容的能力;另一種方法則是請父母帶孩子去看醫生、做檢查。想想看這兩種建議所引發的影響,前者是具體的改善行動,後者卻把父母帶進憂慮的深淵。

 

我遇過兩位年輕的媽媽,她們的孩子都在小一時就被老師要求帶去看醫生,此後教養的路上便走得憂心忡忡,在體制內與體制外的學校來來去去,孩子也無法真正安定下來。另一位則在檢查確定孩子並沒有注意力缺失之後,醫生卻主動要幫家長開列「過動兒」的證明,因為醫生說,這樣老師就不會找孩子的麻煩了。

 

我所聽聞的親師問題比過去複雜很多,因此常想起韓愈〈師說〉中的一句話:「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今日家長已深入參與孩子受教育過程的時代,教師所面對的不單只是學生各方面的進步,也應該慎重地把家長的成長納入自己的工作思考中。一個老師只要夠正直、言談舉止有分寸,對家長便可以啟動一定的引導作用。教師應該在適當的時刻提醒父母,教育是一個「求進步的過程」而不是「優劣選拔的定奪」,親師雙方應該努力鼓舞學生可喜的傾向與能力,並控制不良的發展。如果教師能讓家長覺得,孩子那些令他們煩惱的事情只是一時的,的確該加以改善,但不要過度關注,並且建議他們用什麼方式改善、解釋為什麼不能用力過度,家長就不會空煩惱或不知所措了。

 

不帶偏見的具體溝通,將開啟親師的積極合作

 

我可以舉出自己跟家長的幾次溝通為例,來證明教師是孩子成長的守護者,即使起初親師的看法不一,但透過誠懇的溝通便會有答案。親師之間千萬不要為了維護自己的立場而辯論,一定要以孩子的利益來探求共識。有個五年級的小朋友上課時不聽講,把鉛筆放在燭台上去燒,等媽媽來接他的時候,我告訴媽媽,她得協助孩子改變對「發現」的詮釋,不要以為時時刻刻都能把自己任性的行動說成好奇。就以當天的教學來看,我不認為這是一種值得鼓勵的好奇心,孩子當天的行為其實是調皮或背景知識不足,兩樣都不可取。

 

五年級學生應該有的常識是:鉛筆的質材是木頭,木頭在火上會燒焦,這應該不需要再親做實驗了。他如果故意調皮搗蛋,急待改善的缺點是「沒有目標感」,因為當時我正在解說十分鐘後就要自己動手完成烤布丁的工法和工序。最後證明,如果該仔細聆聽講解時分心去燒鉛筆,就不能成功做出正確的成品。孩子的專注力是需要培養的,成熟的大人不可任由他們自編藉口。

 

當教師與家長溝通孩子的問題時,絕不是要詆毀學生或指責家長的教育失敗,所以雙方的心情不可帶有任何偏見,只要針對問題,簡單扼要地說明錯誤所在、並提出改善的具體方法,就會很愉快。但我認為,無論在時間的方便與傳統的尊師觀念上,這一類溝通由教師主導是更好的,以免使家長陷入不必要的顧慮與擔憂。

 

例如,我曾好幾次跟家長說,請他們送孩子來上課時,不要對孩子耳提面命:「你要乖喔!」「在老師那裡要守規矩喔!」因為孩子都知道,只有被認為是壞孩子的人,才需要一直被叮嚀得守規矩,大人若不斷引發孩子自我感覺不良,一定很難進行自重的教育。每當這樣提醒家長,我看到好多父母都不好意思地點頭,雖然這只是一段很短的溝通,但親師之間已有積極合作的開始。家長大可信任自己的孩子會在老師適當的指導下好好學習;當然身為教師,也要以真誠的言行贏得家長的仰賴與敬重。

 

我相信一個獲得家長信任的老師,對教育可能產生極大的影響力。洪蘭老師同意教師這樣分類孩子嗎?除了粗糙的分類之外,我也遇到不少紀律有問題的孩子,家長會在教師的建議下帶孩子去看心理醫師或做各種檢查,從此他們的心情就很難回到原點,請問老師對這些現象有什麼看法?

 

給Bubu的回應

 孩子是從父母、老師和同學的眼睛,來知道自己是誰

 

看到Bubu老師所提出的這些現象,令我非常感慨,將人分類是階級鬥爭的做法,許多人在沒有任何學理證據或專業能力的支持之下,替孩子貼上標籤,什麼「慢熱型」、「觀察型」、「右腦型」、「左腦型」,這是弊多於利。因為心理學有個知名的現象叫做「自我實現」(self actualization),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說:“What a man can be, he must be.” 這種自我實現的力量是潛意識的作用,冥冥之中將使這個人做出被標籤的行為。

 

有個實驗是給哈佛大學的亞裔女生做一份數學考卷,兩週後,再請她們回到實驗室來做同一份考卷,但這次在考前先請她們填一份關於生長背景和家族歷史的問卷。結果,第二次的考試成績就不及第一次。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填問卷時,她們的亞裔婦女意識被觸動了。在亞洲,一般都是重男輕女,女生太強、成績太好會嫁不出去,女生不能強出頭︙︙這些傳統的舊觀念一浮現,她們便不自覺地畏縮起來,對自己能力抱持的信心下降,本來會做的題目便猶豫著不敢去試了。

 

另外一個實驗,是隨機把班上學生分為兩組,並告訴老師這一組是資優生,另一組是普通生,雖然一樣上課、一樣學習,期末考時,資優組的表現優於普通組。

 

但這是沒有道理的,因為當時的分組其實是隨機用抽籤決定的,學生們並無智商上的差別。由此可知,原來老師對學生的期待,會改變孩子對自己的期待,並從而改變行為,所以Bubu老師說的那種粗淺分類,無異是在傷害孩子的心靈。孩子年紀小,對自己沒有信心、也沒有定見,他是從父母的眼睛、老師的眼睛和同學的眼睛來知道自己是誰,所以父母不要在別人面前貶低自己的孩子,孩子並不知道你是在謙虛,他會以為原來我在媽媽心目中是這樣子的,頭就越垂越低、越沒有自信了。

 

每一句負面的話,需要四句正向的話才能抵消影響

 

孩子其實非常在意父母對他的看法。美國的國家英雄、一九八四年奧運體操隊金牌得主康納(B. Conner)就說,他會走上體操這條路,是因為他父親一句偶然的稱讚。他小時候功課不好、個子矮小,得不到別人的關注,有一天他窮極無聊,在家中倒立用雙手走路,因為背挺得很直,被他爸爸看到了,便隨口稱讚了一聲。

 

一個從來沒有被爸爸誇獎過的孩子,高興得不得了,從此開始練倒立,想得到父親再次的肯定,最後成為美國拿到體操金牌的第一人。所以,多鼓勵、少責罵,每一句負面的話,需要四句正向的話才能抵消它的影響,父母不要當著孩子面批評他,更不可把他貶得一文不值,尤其在氣頭上講的話更要小心,不可傷到孩子的心。

 

另外,老師也是人,也容易戴上有色眼鏡來看孩子,我們要提醒老師,時時檢討自己有無逾越身為老師的「公平性」。美國曾經有個研究,想找出同一社區中,為什麼白人孩子有「ADHD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比例大於黑人?在控制了社會經濟和教育程度(Socioeconomic Status, SES)這個變項後,剩下來的變項就是基因,但是從來沒有任何報告指出,黑人基因在智慧上跟白人有差別。追究起來,原來是老師不自覺的偏見所導致。當白人孩子功課不好時,老師會懷疑他是否大腦有病變,叫父母帶去給醫生看;但黑人孩子功課不好時,老師會認為黑人本來就是笨,不會做功課是應該的,這是他所預期的結果,所以就不會叫家長帶去給醫生看了。因此,老師對學生也要一視同仁,不可有差別心。

 

不要拿疾病當保護傘,延誤了改變孩子行為的契機

 

「ADHD注意力缺失」是現在被貼標籤貼得最厲害的疾病,目前的誤診率僅次於阿茲海默症,高達二十五%,也就是說,有四分之一被診斷為ADHD的孩子其實並沒有ADHD,而是小時候沒有養成習慣靜坐下來看書。醫生有時會應家長要求開立診斷證明,因為人們對病人的行為比較寬容,如果這孩子是ADHD,老師、同學就得接受他,父母也省去了天天去學校聽訓的困擾,面子上比較過得去。所以,台灣有許多講不聽的孩子的父母,反而希望自己的孩子是ADHD,這樣別人在怪孩子沒有家教時,他可以兩手一攤說:「沒辦法呀,這是病,奈何不得。」反而延誤了可以改變孩子行為的契機。

 

初生的嬰兒都非常可愛,他們天真無邪、是個天使,我們應該要好好想想:為什麼生下來是天使,長大後卻變成講不聽、不守規矩的惡魔?這是誰的責任?

 

我們大人有很多不合時宜的觀念,像是要求孩子完美,動不動打罵孩子,對孩子偏心,喜歡功課好的孩子,功課不好就豬狗不如等。其實,來學校應該是學習,不是求完美,為何沒有一百分就要打孩子?我們大人自己有每次都考一百分嗎?我們怎麼可以把自己也做不到的事情,強壓著孩子要他完成?我們經常假定孩子是壞的,先警告他不乖要打,為何他還沒有做,就假設他一定會做?連法律在沒有確切證據之前,也都要假設每個嫌犯是無辜的,我們怎麼背道而馳了呢?這種被大人視為壞孩子的暗示,常使孩子最後真的變成壞孩子。

 

父母一定要用欣賞的眼光,去找出孩子的長處。放學回家時,請先給他一個笑臉,問他今天在學校過得怎麼樣,孩子只有在安全的情緒環境裡,才會打開心扉,你才可能了解他、引導他、幫助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